笔趣阁

字体:16+-

第140章:互利互惠(大更)

    第140章:互利互惠(大更)(1/2)

    她冷冷地抛下一句:“关于郑隆手下那名玄天宗弃徒,你与朱顺商议便是。”言罢,她起身离去,背影中带着一丝不耐,显然不愿再被琐事纠缠。

    赵如月的离去,让陈傅升只能转向朱顺,两人简短交流后,陈傅升便耐心等待起朱顺的安排。

    方哲随侍一旁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默默跟随,一路上未发一语,内心却翻江倒海。他意识到,自己先前的努力似乎都显得苍白无力,而陈傅升仅凭一日之功,便让事情有了转机。这种巨大的反差,让他不禁自责起来,觉得自己辜负了王爷的重托,浪费了太多宝贵的时间。

    此刻,他对陈傅升充满了敬畏,再也不复先前的轻视与不解。他明白,王爷之所以派陈傅升前来,正是因为陈傅升有着他难以企及的说服力与智慧。这份认识,让他深感懊恼与自责,同时也激发了他向陈傅升学习的决心。

    圆方紧跟在陈傅升身后,心中亦是感慨万千。从最初的提心吊胆,到如今的释然与敬佩,他见证了陈傅升如何巧妙地转移了话题,将治病的焦点淡化,转而聚焦于更为重要的出兵事宜。他暗自庆幸,同时也对陈傅升的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,心中暗自思量,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向傅爷学习的地方。

    夜深人静,一番波折之后,众人各自心绪难平。

    幽静的庭院之中,赵如月孤身而立,仰首凝视着高悬的明月,身影显得格外孤寂。朱顺悄然步至其侧,低声禀报:“夫人,已按您的吩咐安排妥当了。”

    赵如月轻轻吐出一句:“你觉得此人如何?”

    朱顺沉吟片刻,答道:“虽是作为说客而来,但其言辞之中,确有几分真知灼见。”

    赵如月眼中闪过一丝惆怅,缓缓道:“忆往昔,殷王商建伯麾下,文有洛少夫之智,武有蒙山鸣之勇,两者相辅相成,军队无坚不摧。若非修行界助力不足,燕国之主或许早已易人。如今观其子殷朝宗,亦是人才济济,初闻其被逐出燕京,我尚不以为然。谁曾想,仅凭五百之众,面对燕国朝廷的重压,非但未倒,反而在逆境中崛起,娶彭清男之女,借兵势,稳苍庐,谋青山,其志不小啊!”

    朱顺亦感慨道:“确是如此,初时皆以为其封地将是其终结之地,或只能远遁他方。不料其步步为营,策略得当,实乃不可小觑之敌。只怕其野心不止青山一郡,南州全境或为其囊中之物。一旦青山得手,消息传至燕京,燕皇恐将悔之晚矣。”

    赵如月轻叹,似在自语:“大势之下,一人之智可抵雄兵百万。我坐拥金州,却为何不见贤士纷至沓来?莫非仅因我是女子之身?”言语间,透露出对身边缺少得力助手的无奈。

    朱顺闻言,心中五味杂陈,却只能保持沉默,此中微妙,实难言喻。

    赵如月忽又问道:“那说服我的计谋,你道是洛少夫之徒石坤所出,还是陈傅升本人策划?”

    朱顺仔细分析道:“此计既非石坤风格,亦不似殷朝宗能直接筹划,夫人试想,若早有此计,何必拖延至今?更不必劳烦陈傅升亲自出马。”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